首页 > 穿越小说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新章节列表

356章 西门大官人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最快更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最新章节!

李汝鱼在尸体间来回走动,脑海里很快形成一幅猜想出来的先前战局。

很明显,当时刘班昭和卢眉娘都在客栈外的长街,似乎也是饭后准备出去散步看看夕阳的意思,而当两人刚走出客栈后,那些杀手便发动了。

正大光明的截杀。

十数人围着刘班昭和捧剑丫鬟卢眉娘。

这十余个人中,不乏高手,刀剑齐出,欲要乱刀砍死这对主仆。

此时的解郭和墨巨侠应该在客栈里。

当显然卢眉娘出手了,关系到刘班昭的安慰,这个捧剑丫鬟没有藏私。

李汝鱼仿佛看见这个捧剑丫鬟的绝世风姿。

她挥手如蝴蝶翻飞。

她转身如燕子穿雨。

只是一瞬之间,无数针线齐出……激射的针线在客栈外的长街上遍布,形成一道大网,脆弱的针线却比刀剑还要坚硬。

实力差的人几乎看不见针线,甚至有的人是自己撞了上去。

就像撞进了一座大阵里。

撞到针线的人,立即被针线切割死于非命。

当然,卢眉娘恐怖的必然不止如此,那些针线并非固定不动的大阵,否则那些高手应该能破阵,那些针线还在阵中交差移动。

所以有人都死了。

针线交差移动,繁冗的大阵之中成了人间修罗场,没有一个人能在这针线的大阵里侥幸,被切成一截两截甚至七八截。

血腥的无以复加。

李汝鱼不知道那些高手有没有用剑劈,但至少现场看不见一截断线。

如果没劈瞬间身死还没什么恐怖的。

如果那些高手用尽一身修为,也劈不断一截针线,依然被针线交差切割成碎片,这才是恐怖的。

剑劈不断的针线,这样的大阵如何破?

天衣无缝!

李汝鱼深呼吸了一口气,隐然感觉有些担心,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听阿牧说起过一起南下时,在马车里心病发作,卢眉娘确实有意对阿牧出手的。

只是刘班昭不允许而已。

不管刘班昭和卢眉娘有什么意思,到时候如果她们真的对自己和阿牧怀有敌意,自己怎么破这针线的大阵?

大河之剑,一座墨池能破否?

李汝鱼没有把握。

这一座天衣无缝的针线大阵,其威胁更在王越之上,几乎不输岳单的方天画戟!

黄鹿镇亭长带着三五个人匆匆赶到。

看见这画面后,先到一旁呕吐了个痛快,然后又战战兢兢的不敢靠过来,远处的民众也皆是一脸惊恐,浑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五挥了挥手,主动走到亭长身旁,低声细说了几句,又掏出开封官府颁发的手续,证明自己的龙门镖局走镖,这些人都是劫镖的恶人。

那亭长长出了口气,暗道这就好办了,只管报给官府,其后是颖昌府还是开封府来办这件事,都和自己没关系了。

然而现场的收拾却是个大麻烦。

卢眉娘管杀不管埋。

王五等人当然也不会去收拾这一堆的碎尸,然而黄鹿镇老百姓总不能任由这些碎尸摆在大街上,最后亭长无奈,重赏之下终于有些胆子大的居民接了差事,将这些碎尸全部收拢,拉到镇尾外十里的乱葬岗挖了个大坑埋了。

客栈里,王五、解郭、墨巨侠、老镖师、阿牧和李汝鱼欲六人安静的坐在一起。

不时看一眼楼上。

这一群人都没庸手,可是依然惊骇于卢眉娘的身手。

王五等人还好,毕竟和刘班昭主仆没有潜在的矛盾,而且彼此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卢眉娘越强,他们则越放心。

但阿牧和李汝鱼却感到沉重的压力。

李汝鱼压低声音,问了一声阿牧,“如果你面对这样的天衣无缝大阵,怎么破?”

阿牧想了很久,没有回答。

在没有真实交手之前,强如阿牧,也没有能破这座天衣无缝的把握。

王五也压低了声音,“要不,你们还是先走罢,我看刘班昭和卢眉娘,也没有强留下你们的意思。”

作为总镖头,走南闯北这些年,王五对世事看得极为透彻,当初刘族找上龙门镖局,本来就是奔着墨巨侠和解郭来的。

结果李汝鱼和阿牧凭空挤了进来。

刘族自然更看重李汝鱼,毕竟是女帝之剑天子宠臣,而且还是人间谪仙的弟子,更何况将来还会是陈郡谢氏的乘龙快婿。

对刘族而言,肯定是要对李汝鱼施展美人计的。

将来不求让刘班昭成为正妻,毕竟有个谢家晚溪在那里摆着,正妻之位不可撼动,至少也要让刘班昭成为李汝鱼的平妻。

可若是美人计不成功,那么卢眉娘很可能会暗中出手杀了李汝鱼。

原因很简单:刺杀李汝鱼后,刘族在开封那边将是大功一件,王琨也不会追究刘族让刘班昭南下的异心,至于女帝陛下是否会怪罪,刘族显然不担心的。

刘班昭本来就只的刘族的一枚棋子。

李汝鱼看了一眼阿牧,然后坚毅的摇了摇头,“我们也要去颖昌府。”

忽然想起了什么,从怀中掏出银袋子,起身双手捧给老镖师,“感谢老镖师恩爱,请收回去。”

老镖师哈哈大笑。

李汝鱼回去坐下后,忽然问道:“卢眉娘出手时,没有落惊雷?”

解郭摇头,“没有。”

不是异人?

李汝鱼正讶然间,却听见阿牧轻声道了句有妖道呢。

妖道左慈屏蔽了整个黄鹿镇的天机!

李汝鱼悚然惊心,这个妖道确实不可小觑,缩地成寸,蒙蔽整个黄鹿镇的天机,这手段已经和圣人相差无几了。

起身,“时候不早了,歇了。”

……

……

一灯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