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唐战将王玄策最新章节列表

第40章 巴蜀茶庄诉心境 岷州城外再遇险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有诗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这不仅是唐人饮茶之真实写照,更是他们几人最惬意之展现。

经过这一番煮茶、品茶、赏茶,再加上一番寒暄之后,众人也都彼此之间消除了戒备心理。王玄策也是一个利索之人,不好东拉西扯的绕弯子,随即开口问道:“看各位这仪态应该不是普通的吐蕃百姓,不知这次来我大唐有何贵干?”

松赞干布听此一问,再加上已知雪雁乃是大唐郡主。随即就表明了身份:“实不相瞒,我乃吐蕃国主松赞干布”。接着又向他们介绍道:“这位就是我的国相禄东赞,而这位则是我的表弟泥婆罗沙阿王子”。

听其如此一番介绍,王玄策等人立刻愣了一下,万万没有想到,此行竟然能够遇到他们,不过转念一想,这也甚好。随即施礼道:“失敬失敬,不曾想在这里竟能巧遇赞布;这一路而来,赞布的威名早已传遍了唐吐边境。”

这松赞干布,生于义宁元年,是其父朗日松赞的独生子。在他小时候,其父已一举统一了雪域高原,因此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人亦是慷慨。十二岁之时,因为父王遇害,叛乱四起。后在其叔父论科耳等一干大臣的拥护下,就登上了王位成了吐蕃国第三十三任赞布。

少年老成的松赞干布自从继位之后,就展现出了他应有的才华,先是彻底肃清了旧族势力,为父报了仇。再接着依托中小贵族和庶民,彻底平定了各地之叛乱。再后来,为了发展农业,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迁都逻些城。最后又率部抗击了当时颇为强大的吐谷浑,而这一系列壮举,均是在贞观八年之前完成。这几年随着政局的安定,吐蕃也渐渐的强大起来,进而就引起了李道宗和李世民君臣二人的警觉!

当又聊起此行之目的时,松赞干布发自肺腑的讲到:“为的正是吐蕃的安定,百姓的富庶。虽说吐蕃这些年安稳了甚多,但是这一路走来,发现与大唐相去甚远,不可比拟!此行之目的不仅要学习大唐,更要学为所用,发展吐蕃,不让吐蕃人如刚才那对母子一般流离失所!”

听闻此言,雪雁不由自主的就对他又多了几许好感:一方面感觉他像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另一方面又感觉到他能为百姓着想,这样的君主实在难得。

通过这一番交流与了解,王玄策也彻底的被松赞干布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就回到:“赞布能有这样的想法,看来百姓的日子也定会越来越好!”

众人又是会心一笑。经过雪雁的一番介绍,他们也才明白:雪雁就是江夏王李道宗的闺女,而这王玄策则是和雪雁认相识多年之知己,此次回京正是为了看看这大唐的山山水水,纵览各地之风土人情。

听她这么一番介绍,松赞干布就想了解了解大唐长安城之盛景,以及百姓之风俗。

只听雪雁用着莺声燕语,将这长安城一番详细描:“长安城墙周长近百里,巍峨宏大,布局严谨,城市街道犹如棋盘一样,横平竖直,里面房舍更如棋子一般,有序点缀。朱雀大街长约十里,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里面生活的百姓不下百万,各国使节鳞次栉比,万邦来朝……”

当听到这长安城周长近百里,人口上百万的时候,这松赞干布和沙阿王子都瞪大了眼睛,感觉甚是诧异,不曾想竟然如此之宏伟壮观。而这时的禄东赞也肯定的点了点头:“郡主所言非虚,长安城的确如此”。

接着王玄策就说到了大唐的州郡县府:“百姓秉承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制度,每天除了耕种就是按照时令过好应有的风俗;和平时期安居乐业,战时则随时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既不耽误百姓农时,又让国家减轻了负担,一举两得。”

说到这里,但见王玄策稍事停顿一下,将茶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顺带观察到这松赞干布听得颇为认真,随即又接着说道:“正是因为国家安宁,文化也渐渐的繁荣起来,诗词歌赋也随之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虽说文化繁荣,但是亦重武功,两者兼存内外兼修。故而方有了大唐外可以提三尺长剑上马御强虏,灭突厥,平吐谷浑。内可以下马以诗文治天下,百姓富庶,民富国强!”

通过王玄策这一番讲述,三人也明了大唐之强大,重在筋骨而非表象。

对少年老成的松赞干布来说,王玄策此言不仅是对大唐之赞叹,更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不要走吐谷浑,突厥等国与大唐对抗的老路。治国理政重在治民,民安国亦安,民富国亦强。时刻关心百姓之生存状况才是一有为君主应该做的。大唐文武并重之举措,要想与其硬碰硬无异是以卵击石。与其这样还不如结成友好之邦,互不侵犯,则更为妥当。

想至此,对王玄策微微一笑,就回到:“大唐之繁华的确让人向往,不知我如何做,才能让我的子民也像大唐百姓这样安逸的生活?”

听了王玄策这一番话语,沙阿王子也是感同身受,随即也向他投来了相同的一问!

听其如此一问,王玄策于是按照大唐对待列国诸番之惯例,给了松赞干布和沙阿王子三个计策:

第一:派遣使节至长安与大唐交好。只有交好,两国才能不再相互猜忌,才能为以后之发展铺平道路。

第二:遣送贵族子弟,至长安太学学习大唐儒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吐蕃文化落后之面貌,才能培养出更多知书达理的人才。

第三:派遣匠人学习大唐的耕种、农具、建筑等制作技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百姓安国家亦安!

听此三策,字字珠玑。松赞干布与禄东赞颇为赞同,连连点头。这泥婆罗地处雪山之南,虽说已经立国百年,但是与这大唐比起来也是差距不小,所以这沙阿王子闻此三策,也是颇为赞同,不由自主的对大唐的包容与开放甚为向往。

这一日,他们聊了很多很多,每个人都互生好感。王玄策已经明了了吐蕃之大致情况:这松赞干布的确是一雄主;如果利用得当,两国自然是相处融洽;如若不当,定会给边境百姓带来无尽的战火。不过好在,这松赞干布亦不是一好战分子,尊而好学,对百姓生命之关爱颇有儒家之风!

而松赞干布,通过这一番畅聊,不仅对大唐的文化颇感兴趣,更是对大唐的政风制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感觉到了和平相处应是两国不二之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