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皇宋锦绣最新章节列表

第二百六十七章 数据的力量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王松似乎歪着头想着,好半天之后,才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是降低价格么?”

“没错,价格就是重点!”

当催化剂出现之后,直接让那个成本,从30这个档次,降低到了15左右,这个增长幅度,非常的可怕,实际上,把铁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一个程度,只要是有人投身进来,就可以赚钱。

人们所认可的铁的平均价格,大概是目前铁匠作坊的几分之一,现在的零售价格60文,还有较大的降幅,如果降低到原来一半,或者是四成,把这个作为供货价,逐级的提高零售的价格,只要找到足够多经销商,就足以把这个东西卖到全国去。

全国的市场有多大的,这一点,王松不知道,可是大名府的市场,就是一个很完善,还是很大的市场的。

王松也不是笨蛋,赵信说的这么的清晰,他哪能不知道,这是让他从大宗的订单上面,转向民品,可是王松心中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民品有那么大的市场么?

王松态度,赵信不奇怪,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看法,政府的订单更多,可是实际上,北宋这么一个商业社会,民品的销售数量是非常可怕的。

同时,国外还是有很庞大的市场,这些基于最普通的生活的日用品,本身就是按照人头来,之前没有普及,是因为价格昂贵,一套下来,可能动辄就是数贯,这笔钱,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平头百姓来说,那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庞大数目。

这也是制约民品的根源,本身在大名府签订了铁器的订单之后,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政府的订单,一向是质量的代名词,虽然不一定会好,却一定是在水准以上。

他之后就推动了民品的销售,在馒头包子的店铺的推动下,开始了专门的日用品和杂货铺,可是接下来,本来,大规模的向外的推介,停下来了。

因为效果没有他预想的那么好,对于普通的家族或者是商家来说,这是一个很赚钱的声音,但是仅此而已。

赵信在大名府的商贸活动,基本上,都由王松经手,民品虽然是不错的,却没有达到跟政府订单抗衡的程度。

那是4亿斤,换算成35文的订购价格,也是超过了1400万贯,民品一个月的销量,差不多才十万贯左右,一年百万贯而已。

换做在苗家庄之前,别说是一个月的10万贯,就算是5000贯,就足以让他满意,可是看到了一个月100多万贯的政府订单,再看这个民品,王松有些怀疑,是不是一定能够产生如此效果。

单纯看目前的数据,王松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事物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很快,赵信又拿出了另外的一份东西,这是记录铁匠作坊成立以后,所有销量的一个简单纪录,主要是民品方面。

数据,永远是骗不了人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落实到数据上面,比如说,股市,期货市场,比如说金融市场,再比如说,庞大的商业市场,21世纪,在淘宝为基础的网络购物流行了之后,大数据成为了人人都注意的焦点,从海量的数据之中,找出共同的地方,来指导商贸往来。

从后世走来的赵信,很清楚,纪录的好处,有时候,一些东西就可以从数据变化之中的出来。

目前,不存在广告,也不存在宣传,大部分的销量,一方面,是依靠人员的努力,可是这些销售人员,只是在店铺之中销售,并没有深入的寻找市场,更多的是,依靠口口宣传。

看着一番密集的数据,王松一片的茫然,他不知道,这些数据代表这什么意思。

赵信也不在意,统筹之类的东西,还不是这个时代所能够理解的,他简单勾勒,把一些数据和事件列出来。

第一个当然是开始销售的时间,整整一个星期,只卖掉了大概40贯左右的铁器,当时的价格还是在100文左右。

也就是说,400斤的铁料,平均一天不足60斤,这对于整个大名府的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数字。

这也是民品的销售不受重视的根本原因,相对于铁器的销售量,更加的恐怖的是馒头包子,几文钱一个的馒头,10文一个的包子的,却成为了大名府最热潮的名词,大名府周边,差不多800万人,平均每人消费差不多10文的馒头包子,也就是说,这些的销量,早已经达到了8万贯每天。

利润会伴随着的量的增加和原材料的涨价,逐步的被挤压,可是这个量能的条件下,那怕一点点,也足够的惊人了。

铁器的销售,相对于馒头包子,是一个连零头都不算零头的微不足道的销售,不过,铁器是一个长久的销售,并且从推出了店铺之后,销量都在上涨,而且幅度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