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宋炮灰逆袭录最新章节列表

三百三十五 重建广东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赵祯知道,李不弃对官员的要求是不需要文采好,却要通实务,所以必须考试,通不过考试的只能在广南任提学、教谕之类的教职,并不能任行政官员。因此虽然报名的有百余人,但是真正能通过考试的却未必有一半。

他倒是也想过让吏部直接派遣官员去广南,但是甘召吉也悄悄告诉他,以往很多派往边远偏僻之地的官员都以各种理由不就职务,吏部也没有办法。

看起来,吏部是没法给李不弃解决官员的问题,只能按照李不弃的建议,凡是愿意到广南做官的人,不论文臣武臣,有没有功名,只要能通过考察证明确有才能就一概任用了。

这是他这个皇帝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因为这等于是中央已经不能完全决定广南的人事,他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大宋养士近百年,待在京城候选的官员就有上千人,广南急需用人的时候却无人可用,难道这养士的法子真的错了?

不过作为皇帝,他虽然因为广南的危急形势不得不迁就李不弃,但他还是有办法对广南形成更多的控制。他命令把枢密使王尧臣叫来。

第二天,枢密院便出文告,令京畿、淮南、江南、两浙、福建、蜀中各路武官自愿报名去广南任职,给出的条件也极其优厚。首要的就是可以武官任文职,并且得到转运使认可可以转文官,此后升迁全部按照文官的套路来,而且可以享受全部吏部给自愿到广南任职人员的优惠条件。

————————————————————

李不弃等了半个月,狄青大军就与侬智高交上了手。在此之前,有希图争功的将领主动出战,结果打了败仗,狄青到后二话不说就砍了三十多颗脑袋以严肃军纪。

李不弃与狄青约定,陆上的战事全部由狄青负责,自己只负责后勤,海上的事由李不弃负责,双方责任划分分明。那些本来还想在李不弃与狄青之间挑拨的军官见无隙可乘,都乖乖儿地服从狄青的将令。李不弃也乐得不用分心陆上战事,只专心把政事和海上的事情做好即可。

他的幕僚团队也终于抵达广州,在清源书院学习的高杞等一干南方学生也随之到达。有了人,李不弃就可以全力干活儿了。李不弃任命原番禺县令萧注为广东善后重建大使,把这些学生大部分分派到他手下丈量土地,勘察地形,规划城镇位置,为移民和恢复生产作准备。

从耽罗岛和登州来的原义军的人员也到达广州。这是李不弃手下目前海战经验最丰富的人了,他们在高杞的协助下开始对海商船队的编队航行和作战进行指导,帮助白平海训练新招募的水军,并且在船场打造新式的战船。

战乱之后,大批逃亡百姓返回家园满目疮痍,若是以往根本没法生活。但是今年情况完全不同,粮食从江南路和两浙路甚至荆湖和蜀中不断运来,官府拿着粮食甚至铜钱雇佣百姓修建粮仓,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打石头造房子。

那些操着各种口音穿着统一紧身服装的青年秀才们教着聚居在一起的百姓组织起来,让一部分人在村子里整修房屋平整土地准备春耕,一部分人出去挣官府的钱粮。谁都能看出来,这样下去,当春天到来时,家家户户都有了继续活下去的本钱。这下原本被官府置换田产,强制搬迁到一处的怨气都消散的一干二净。

对李不弃来说,有粮有钱有人,干活儿就是快。这速度让两广的官吏们目瞪口呆,两位权转运使在给中枢的奏疏中都大赞李不弃有萧何之才。

当从福建路来的移民到达之后,这些移民也被编成营伍,有的去按照规划兴修水利,有的则去平整空出的田地,有些手艺的人最受欢迎,被编组为工匠营为各处提供服务,整个广州周围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